野杜鹃之八

在杜鹃16岁的时候,她如愿以偿考上了高中,来到保靖县城读书。

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不止是学业的全新,也是生活的暂新的尝试。

因为,这是她第一次离开葫芦镇,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第一次离开家人那么远,没有了父母的争吵,没有了做不完的家务,没有四周一望无际的大山。

高中第一个学期,她很不适应,一个主要原因是想家。

虽然葫芦镇很贫困,虽然家里穷的家徒四壁,但是,她无比想念她的家人。

想念妈妈和妹妹,想念和她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连平时不顾家的老爸,此时在她心中也很亲切。

坐在教室里,她想起妈妈此时还顶着烈日,在地头干活。

不知她有没有按时吃饭?她被劳累折损的腰,还疼吗?

到了傍晚,她又想起妹妹。以往都是两姐妹一起放学,一起做饭。

现在只有妹妹在家,不知她能否把饭菜做好?有没有按时写完作业?

尤其是晚上熄灯后,她躺在宿舍的床上,久久不能入眠。

这个善良的女孩,从小到大,过早的体验了生活的苦楚,承担了生活的压力。

身处异地的夜晚,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人,惦念家人的生活情况。

回想起来,她觉得过去那些艰苦的岁月,其实是一种幸福。只要和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安心。

每逢放月假的时候,她坐上从保靖到葫芦镇的公交车,无比兴奋的赶回家。

那趟车,单程要15元。为了节省这15元钱,她可以几顿不吃饭,也要飞一般的赶回家去。

下车后,她直奔家门。看到妈妈在灶台前忙碌,她的眼泪哗哗不止的流下来。

月假可以在家里呆两天。她像亏欠了许多似的,一回家就忙个不停。

种菜、做饭、打柴、打猪草,这些熟的不能再熟的家务活,以前她累中生嫌,现在做起来,却真心觉得幸福。

在家的晚上,等妹妹睡了,她要和妈妈聊到很晚。

张妈对这个大女儿其实十分疼爱。可是她平时太忙了,地里家里的活儿太多,无暇关注女儿的感受。

她虽然没读过书,但相比一般的农村妇女,她有着更长远的理想。

她希望两个女儿都彻底走出农村,不要走她一样的辛苦的人生路。

所以,她再苦再累,也要供女儿读书。

她不会讲十分多的人生道理,对杜鹃的唯一要求是好好学习,听老师话,把书读好。

而杜鹃姑娘,从小在贫寒中长大,对妈妈的话言听计从,也形成了对母亲的依赖。

这也是她出去保靖后,还长久想家的缘故。

周日下午要离开家时,杜鹃久久的不忍心行动。

她坐在堂屋的门槛上,看着妈妈张罗这、张罗那,泪水一直在眼里骨碌碌打转。

张妈整个上午都没干地里活,她仔细的给杜鹃收拾要带的东西。

她把地里挖来的莲藕,剁成一粒粒,和肉末一起炒了,装在瓶子里,给女儿带到学校去。

天气凉了,她用心的编织袜子。她期望这双袜子,帮助女儿在冷天里抵抗寒风。

中午吃饭时,张妈煮上四个荷包蛋,两个给杜鹃,两个给杜梅。

然而,懂事的两姐妹都各分一个鸡蛋给母亲,她们知道妈妈在家里太不容易了。

张妈又把鸡蛋塞给了杜鹃。杜鹃捧起碗,转过头去,大把大把的眼泪滑到饭碗里。

吃过饭,张妈再三催促,杜鹃才依依不舍的提起行李,离开家门。

妈妈把她送到葫芦镇车站,一路千叮咛万嘱托。

她坐上去往保靖的公交车,隔着车窗看着妈妈,泪水再次哗啦哗啦的流下。